关于2023年春季毕业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工作方案的通知时间:2022-12-01 来源:研究生院 编辑录入:廖冰勰
各二级学院及相关硕士研究生:
为做好2023年春季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以下简称“论文答辩”)工作,结合学校研究生教学工作实际和疫情防控需要,现制定我校2023年春季毕业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答辩时间
2022年12月3日-11日。具体时间由各二级学院自行确定并通知本学院研究生。12月11日(含)之前务必完成所有答辩工作。
二、答辩形式
本次答辩采用远程线上视频答辩的形式进行。
三、答辩委员会及工作小组
1. 二级学院负责组建本学院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每组答辩委员会由相关学科高级职称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3人或5人(根据答辩人数自定)组成;参加答辩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不能作为专家组成员。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校外专家担任。
2. 每个答辩小组至少配备两名工作人员,其中答辩秘书1人,技术支持1人。答辩秘书由青年教师或教学秘书担任。答辩秘书负责协助组织答辩工作具体事宜,并担任记录及填写有关材料,答辩秘书没有表决权。技术支持人员负责处理网络设备软硬件和答辩研究生联系、候场事宜。
四、线上视频答辩工作要求
1. 12月3日前,各二级学院向研究生院提交本学院答辩工作安排(附件1),二级学院主管领导手写签署意见和签名,拍照或扫描后插入答辩安排表相应位置,暂无需盖章。答辩安排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2. 答辩需使用具备录音录像和匿名投票功能的会议软件,建议选择腾讯会议系统或者企业微信系统。在正式答辩前,各二级学院须详细向答辩委员会和答辩研究生说明网络设备要求、答辩要求、答辩程序等,提示参加者提前安装软件,准备答辩环境,熟悉使用方法。
3. 答辩前二级学院必须做好充分预案,组织答辩委员会和研究生进行系统调试和全场景演练工作,同时提前告知所有答辩参加人正式答辩具体时间、会议号等信息,以确保答辩顺利进行。答辩具体流程(建议)见附件2。
4. 线上答辩需使用电脑(配备摄像头和麦克风),禁止使用手机。
5. 线上答辩须全程进行录音录像,所有答辩的录音录像资料要归档备查。为避免造成网络卡顿,保证答辩效果,会场须严格控制参会人员数量,只向答辩委员会、工作小组成员以及二级学院和学校督导人员开放参会(所有参会人员均为实名制)。工作人员须严格按照答辩顺序,安排答辩人在参加答辩时进入会场,完成答辩后退出会场。除录音录像工作人员外,不向任何人开放录音录像权限。
6. 线上视频答辩时,各学院答辩委员会及工作小组成员须使用统一的虚拟背景,可使用研究生院建议版本(附件3),或参照制定本学院统一版本。
7. 各学院须提前做好答辩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和答辩材料准备工作,熟悉答辩流程、视频系统及投票系统。为保证答辩委员会评议效果,二级学院须提前将学位论文(PDF水印版)、评阅书等材料电子版发送答辩专家。
8. 线上视频答辩的学术水平和程序要求必须与现场答辩一致,重视专家评议、匿名投票、签署答辩材料等关键环节相关工作。腾讯会议匿名投票设置说明详见《答辩具体流程(建议)》(附件2)。匿名投票结果公示时,工作人员须对完整投票结果做截屏留存,并依据结果填写《论文答辩评议票》,做好相应评议票的记录。
9. 参加答辩人员应选择独立、封闭、安静、明亮的房间,确保良好稳定的网络环境,无关人员不得出入房间,保证答辩现场安静无干扰。参加答辩人员应着装整洁,精神饱满,不开美颜,不化浓妆,正对摄像头保持端正坐姿,双手和头部应完全呈现在视频中。答辩人陈述及回答问题期间,建议设置为答辩PPT全屏显示,答辩人头像浮窗显示。
答辩委员会成员正装出席,全程开启视频人像模式,确保良好稳定的网络环境,保证答辩现场安静无干扰。
五、答辩材料相关说明
(一)重要说明
1. 答辩过程中各项材料签名均可以电子签名代替,电子签名须清晰可供打印,同时可加署签字人手写意见。
2. 视频答辩方式和投票方式需记录在答辩记录中。答辩记录起始处须写明“此答辩为2022年12月XX日采用视频方式组织,会议使用XX会议软件,投票使用XX匿名投票软件进行。”
3. 本次答辩与往届工作相比,有重大变化,因此答辩表格有更新,各学院务必下载本通知中附件用于本次答辩工作。
(二)需提交文件材料
1. 答辩工作安排(附件1)
12月3日前,各二级学院向研究生院提交本学院答辩工作安排。
2. 《硕士学位审批表》(附件4)
(1)表中内容均采用电脑输入,签名处(第四项、第六项、第七项、第八项、第九项、第十项)均需添加相关人员清晰电子签名。
(2)研究生填写第一至第五项。指导教师填写第六项。二级学院组织协调研究生指导小组填写第七项。答辩秘书在答辩会场填写第八、九项。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填写第十项。
(3)正式答辩前,研究生向学院提交《硕士学位审批表》(电子版);12月14日前,学院向研究生院提交《硕士学位审批表》(电子版)。
3. 修改书(如有)(附件5)
(1)如有以下两种情况的研究生,需要填写修改书:1)结合规范性审查结果需对论文规范性进行修改的;2)各级论文评阅过程中,学院作出“修改后答辩”意见的学位论文。
(2)修改书须具研究生及导师电子签名后,于正式答辩前由研究生交各二级学院。12月14日前,学院向研究生院提交《修改书》(电子版)。
4. 答辩材料(附件6)
(1)答辩委员会成员及答辩秘书在正式答辩时,依据《答辩具体流程(建议)》中相关指引,填写各类答辩表格。
(2)学院指派专人负责材料汇总工作。评阅阶段的《导师评分表》、《论文评审表+评阅书》(内外审各1份)及答辩过程中的材料,均需放入研究生档案。务必保证签名清晰可见,以确保研究生档案归档、寄送工作顺利进行。
(3)12月14日前,学院将所有评阅、答辩材料汇总后,向研究生院提交电子版,纸质版待返校后提交。每名答辩人的所有材料单独形成独立文件夹,以“答辩人姓名”命名,统一打包后提交。
5. 《拟毕业及授予学位研究生名单汇总表》(附件7)
学院正式答辩结束后,召开二级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通过答辩的研究生建议毕业及授予学位事宜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填写名单汇总表(电子版),务必于12月14日前提交至研究生院,研究生院依据此表向校学评会报送拟毕业及授予学位研究生名单。
6. 《硕士学位基本数据教育部备案表》(附件8)
(1)12月14日前,拟申请毕业研究生将本人《备案表》(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yjsy@bigc.edu.cn。《备案表》以word文档格式提交,个人表格命名格式为“**级**专业+姓名”。
(2)此表是上报硕士学位数据的基础性表格,务必按时提交。如逾期不交,研究生院无法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上报个人学位信息至教育部学位数据库,无学位数据视为无硕士学位,后果严重,责任自负。
7. 学位论文终稿(电子版)
(1)12月16日前,研究生向二级学院提交学位论文终稿(电子版)。12月19日,二级学院向研究生院提交学位论文终稿(电子版)。本次毕业研究生无需提交纸质版本。
(2)论文终稿(电子版)以“文件夹”形式提交,其中需包括“论文装订封面”及“论文”完整版本。提交格式为word文档格式以及PDF格式(两者均须提交)。文件夹命名格式为“学科/专业名称+学号+姓名”,装订封面命名格式为“学科/专业名称+学号+姓名+封面”,论文(完整版本)命名格式为“学科/专业名称+学号+姓名+论文完整题目”。
(3)两个版本的论文中“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均须添加个人及导师电子签名。
(4)研究生论文如申请不送知网,需在“授权声明”下方添加“经本人与导师认可,本文不送知网”字样。
六、其他重要事项
各二级学院务必高度重视研究生线上视频答辩和毕业工作,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做实做细各项工作,关心关爱毕业研究生,最大程度降低疫情防控对研究生毕业、学位授予工作造成的影响。
如有《备案表》填写相关疑问,请联系吴雯雯老师;如有其他疑问,请联系廖冰勰老师。邮箱:yjsy@bigc.edu.cn
北京印刷学院研究生院
202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