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首页 >>学科建设 >>推荐文章 >> 内容浏览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 时间:2010-05-05  来源:研究生处  编辑录入:苏娜 陈士俊  

  综观国内外大学发展史, 名牌大学无一不是从学科建设开始形成优势的。无论是欧洲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还是美洲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无论是澳洲的悉尼大学,还是亚洲的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她们无不因为拥有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授而闻名于世。由此可见,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一个学校的学科建设如何,直接反映这所学校在全国乃至世界高校中的地位。

    学科建设是大学各项活动的核心,国内学术界、高教界有关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很多,

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学科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要认清、处理好许多问题,笔者总结出其中十个关系问题,试图从理论深度来剖析其中的内涵、关系特点,希望为学科建设的实践活动寻求理论依据。

    一、学科———学科建设

    学科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人们为增进、传播知识或完善知识体系,按一定的范式所从事的学术活动及其学术成果。归纳起来学科同时属于两种范畴: 知识范畴与活动范畴。一方面,学科是分类的知识; 另一方面, 学科的分类与综合是对知识的丰富和增值。从系统角度来看,学科是以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人为核心,以与外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

息等方面的交流为条件,以系统内部人、财、物、知识等资源的互动为表现形式而形成的复杂、开放的功能系统。

    学科建设的实质是加强和调整学科系统的功能。是人们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有计划地为发现新现象、创造新知识或完善理论创新提供保障条件的一系列综合性、系统化建构的实践活动。基于此,学科建设是一种行为活动且属管理范畴中的知识管理范畴,学科建设又可称为学科管理,既包括学科本身的建设(学科布局与结构的优化、学科方向的选择和调整); 也包括对学科发展所需保障条件的建设(知识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平台资源)。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转换学科建设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科研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有两类错误倾向:其一是, 认为学科建设就是开展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于是沿着专业、课程、教材这样的学科建设思路大做文章, 有的甚至直接将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划等号;其二是,认为科研是学科建设的重点,于是集中全校人力、资源等,势在提高科研实力。

     对于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的争论一直不绝,观点基本有三种:一是以柏林大学的创办人洪堡为代表的科研重于教学观,认为:大学不但要保存、继承、传播文化知识,还要创造发现新知识,而且后者的重要性大于前者,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大学里有年轻的学生和学识丰富的教师, 科学知识是在教师和学生的不断综合过程中得以完善; 二是从大学

的本质核心职能教学出发,坚持教学重于科研;三是取二者中间,认为教学与科研需均衡发展。其实学科建设是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结点,学科建设的实践活动就是由教学与科研组成的。教学包括: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科研则涉及:学科领域、学科方向、学术研究。看似矛盾的两种学科建设的实践活动,其内部却是相通并且互相支持发展的。首先,在学科建设中两者缺一不可,学科建设是大学履行职责、实现功能的牵引力。大学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已经步入社会经济的中心,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主体, 知识创新的行为途径就是科学研究。其次,教学与科研互通互进。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播, 知识在个体身上重现与复制,通过知识的传承,个体知识的积累,为知识的发展创新打基础, 从这一点可以发现教学是科研的必要准备。而科研活动的成果发现,又反过来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凝练了学科方向, 如此形成正反馈效应。再次,教学与科研在不同时间阶段、不同条件、不同类型的高校中,可以有所侧重。事实上,我国高校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三类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

    三、学术导向———社会导向

    大学的根本属性在于学术性, 学术性是贯穿大学组织活动的始终并决定和支配大学一切活动进程的根本之所在。它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大学内部其他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大学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学术性的活动而展开的,大学里的教学、科研、行政、产业、社会服务等无不以大学的学术性活动为基础, 无一不是为学术性活动提供条件和服务的。正因为学术这一特有属性才使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区别开来。学科的发展体现大学的内涵发展,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外在体现,可见学科建设必须遵循学术导向,崇尚学术自由。同时,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要求大学学科与社会对接。那么在学术导向和社会导向之间,大学学科建设又要怎样抉择呢? 一方面, 需要肯定的是学科建设考虑社会需求是必要的,大学不再是象牙塔,不是经济社会的旁观者,现代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中心,参与各种市场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突显学科专业的实用和应用,提高受教育者的市场竞争力,

并在知识资本的转化过程中,与社会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在学科建设考虑社会导向的同时,也应对其中的某些误区进行必要的反思。大学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但不是其本质和最终归宿; 大学的学科专业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服务社会市场,但绝不是迎合,不是追随;大学始终应该站在社会的前沿,引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因此学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功利思想和短期行为,做好长期规划,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坚持学术向导原则,同时在学术性与社会性中寻求平衡。

     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

     一直以来学科建设中存在着这样的思想与行动的矛盾: 一方面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应该强调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应用学科建设。深入理解、区分和理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是使学科建设更具合理性的关键,是有助于制定正确的学科制度的关键。科学按其内在属性被划分两大类: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律的科学,时间周期长, 自由度大,目的性较弱,主要以兴趣为主,代表人类的求知欲。应用科学是以问题为主的研究,有直接的目的,时间限制较严,涉及多主体经济利益,代表人类追求实用性。由此众多学者认为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源头,对其起支撑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布什于1945 7 月提出的科学研究的线性模式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生产和开发研究。在这一发展序列中, 后面的研究总是依赖前面的研究,从而突出了序列起点的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布什强调:一个在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在科学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已经成为大科学的今天,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割离开来的线性研究模式是不全面的。尤其是当前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 促使理论形态的知识向市场转化的周期也越来越短,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交叉渗透、合作趋势增强,基础研究不再是凭个人兴趣,由应用激发导向的基础研究成为主流态势。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交叉渗透的网状联系。因此在学科建设实践中,抛弃孰轻孰重的传统观点,解构僵化的学术组织结构,搭建信息互通、合作便利、资源共享的平台,加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从实践中寻求理论研究的新起点。

    五、人文学科———自然学科

    按照有用无用的标准来衡量大学的学科, 很多人都会认为:自然学科比人文学科有用。尤其是当今知识转化为经济愈演愈烈,自然学科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自然科学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人们更加重视自然学科的发展。然而通过审视大学的历史及古近代文明史发现, 事实恰好相反。德国自然科学及发明的成果,技术的重大改进和革新,离不开的德国哲学的繁荣;中国古代数学没有理论的滋润,只有几何没有几何学,只有算术没有代数学。历史证明没有良好的人文学科的支撑,自然科学理论缺乏动力和持久热情。如果说自然学科代表人的理性, 那么人文学科就好似人的情感、意志,只有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形成一个热情、活泼、生动而富有魅力的理性人。大学亦是如此,要重视人文

科学的传承、人文精神的培养。其实从学科角度分析, 自然科学将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不断追问和探索作为学科宗旨,人文科学中最基本、最理论化的哲学本质是探索和追求,由此可见,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并且两者对人类的意义又是相互补充的。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最典型的现实例子就是技术进步

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在人们发展和利用自然科学的时候,

需要人文科学来增强我们的历史感、引导价值观,纠正头脑中的偏差。大学里的人文学科,传播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理念和精神。

    六、学科结构的特色———综合

    纵观世界著名大学的学科结构演变过程,基本上都是从比较单一的学科或学科门类逐步走向多学科共存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从以文为主,发展到文、理、法、管、医、工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我国大学学科结构在建国初期主要以重工业为核心组织起来,以偏重工学为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校发起建设综合性

大学的热潮,学科结构呈现综合性;时至今日,随着我国大学整体综合实力的提升, 许多高校又重新提出打造学科特色,走特色强校之路。总之,我国大学学科结构的发展史经历了特色综合特色的过程。特色型学科结构与综合性学科结构各有优缺点。前者能够集中有限资源发展优势学科,特色鲜明,在某一学科领域抢占制高点, 但由于缺乏其他学科的

支持,容易造成发展后劲不足的结果;后者克服了特色型学科结构的缺点,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支持、促进,形成学科均衡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会由于资源的分散而制约学科的发展,学科建设失去特色,整体水平平庸。笔者认为学科结构的选择不在于是特色型还是综合型,关键的是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学科是由多种学科以不同的结构形式组成, 并与外界产生物质能量交换,产生一系列功能的系统。系统功能的提高有三种方式:系统要素的发展、组成结构的变化、与外界互动的调整。因此,学科系统功能的提高,学科结构的选择和调整,有赖于系统内部学科的发展情况,以及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此,学科结构不会停留在特色型或者综合型,而是依据现实形势,不断交替螺旋上升,进而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七、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科队伍的建设, 学科队伍的建设关键又是学科领导人的选拔和培养。当前高校行政主导地位仍然占主流,学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行政领导人的决策,虽然形式上任命学科带头人,却存在着空有头衔,无人事权、无资源支配权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科带头人应有的权力,违背了学科建设的内在规律,阻碍学科建设健康有序有效的发展。另外,人们在观念中时常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相混淆,不能正确界定两者的区别,致使在选拔和培养过程中, 无科学标准来遵循。

    学科带头人应是集行政与学术双重角色于一身的学科领导人, 而非单纯的行政带头人或者单纯的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的核心领导者,肩负着引导和带领学科发展的重任,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一个学科能否持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一个学科有若干个学科方向,每一个学科方向都会有一个或几个学术带头人,可是作为学科发展的领导者———学科带头人只有一个。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学科的某个研究方向领域有突出学术贡献、有创新能力的专家,强调的是其学术性与专业性。学科带头人可以来自学

术带头人,但并非学术带头人都可以发展成为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不仅是教学科研的帅才,还是具有战略眼光的管理者,能够指明学科发展的方向,确定发展目标,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善于激励学科梯队中的每一成员发挥才能,共同努力推进学科的持续进步。实践表明,只有出色的学科带头人, 才能建成出色的学科。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识

别区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并赋予其工作所需要的人事权、资源配置权等,保证学科带头人职能的充分发挥。

    八、学科发展———学科制度

    简而言之,学科建设的本质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促使学科更快更好的发展,

外在体现就是学科的再分化与再综合,知识的创新、丰富与增值。学科建设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必然需要相应配套的制度来规范实践行为,并且这种制度本身必须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为学科发展提供现实保障,这就是学术界和高教理论界甚为关注的学科制度。然而遗憾的是, 不为少数的高教管理者们对学科制度与学科建设以及学科发展的关系认识尚肤浅,有的甚至颠覆了学科制度为学科发展服务的宗旨,人为的造成了学科制度阻碍学科发展的事实。

    学科制度的涵义尚无定论,但可粗略地界定为:秉承确定的职业伦理体系的知识行动者, 在特定学科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创新过程中所建构的制度体系。其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行动者群体及其职业伦理体系、学科培养制度、学科评价与奖惩制度和学科基金制度。学科制度旨在强调学科的思想传统、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事实上学科作为一种制度和结构是大学制度的主干,大学的其他结构、制度成分都是围绕学科的制度化而形成的,沿着:学科专业学院学科,不断螺旋提升。学科制度建设包括外在与内在两个方面。外在建设主要是争取外部社会资源,比如争取社会舆论的重视,政府的重视,投资者和慈善家的重视等;内在建设主要是建立各种各样的学术标准和学术规则, 而且这些标准和规则成为学者的共识, 并内化为他们追求的目标和行为的准则,上升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制度,从而内化于心, 固化于行的规范作用。不难看出,学科制度建设是为学科发展创造条件保障的,因此学科制度建设应

符合学科发展的方向,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重视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保证学科制度自身的自主性、权威和尊严。学科发展不可能完全满足具有超前性和连续性的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此适当的制度先行,用学科制度引导学科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九、学科发展的战略研究———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

    学科建设需要对学科发展实施战略研究,选择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进而设计可实行的方案、制度等,为学科发展建设起指导作用。在此需要区分两类战略研究,一是学科发展的战略研究,二是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仅仅战略一词摆放的先后次序不同,但两者的涵义有很大的区别。

    学科发展的战略研究是指对一个具体的学科范畴内的战略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它属于个体战略。其中包括要搞清该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明确前沿领域、前沿方向,对可能出现的突破进行预测;同时,对该学科在某特定区域上的比较优势、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进行筹划。这项工作主要依靠科学家,尤其是本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如学科带头人(而不是学术带头人),只有兼具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以及战略管理技能的人,才能满足该战略研究的要求。

    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是指对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存在的若干学科发展的宏观、长远、综合性战略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它属于群体战略。其中包括学科的战略布局(空间布局、科布局); 学科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分析;资源(人才资源、经费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等。该类研究要依靠战略管理专家,即科学家,而不是硬科学家。不能像科学家那样只专注于本学科的发展,而要全盘考虑、统筹全局,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规划(顶层设计)

     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要素众多,因此可以借鉴系统工程方法,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即学科建设规划,对学科远景发展的科学规定和论证,使学科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秩序、有规律活动轨道的过程和手段。学科建设方式要按照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做好整体策划和顶层设计,对投资的性质、使用原则、申请范围、资格审查、审批程序、过程监测、验收评估、结项审计、成效跟踪等事项进行系统研究,提出相关方案,并经过一定的会议决策程序,予以确认,并公布施行。避免边施工、边设计。这项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科建设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践中,通过对各高校学科建设规划的比较分析发现,规划成了一种形式、蓝图以及各部门工作总体计划的简单组合, 当前的学科建设规划更多的是一种程序性规划。学科建设系统工程具有复杂系统特征,即不确定性,正是不确定性才为学科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可能。据此,当建设过程发生变化,程序性规划就会无所适从。因此要改变学科

发展规划现状,保证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提高对学科发展规划顶层设计的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科建设规划从程序性走向策略性。策略规划正是在把握学科发展规律, 在正视系统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根据在执行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遭遇到的突发事件而适时地修改原来的规划。